为了保持经济发展、满足庞大人口增长需求,中国必须妥善平衡能源需求和资源短缺的冲突,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煤炭消耗和供水之间的矛盾。
世界资源研究所最新分析表明,中国一半以上的新建燃煤电厂将位于水资源压力较大或极大的地区。这些电厂一旦建成,会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并威胁农业、其他产业和居民的用水安全。
截至2012年7月,中国政府计划新建燃煤电厂363座,预计总发电能力超过557吉瓦(到2012年底,中国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758吉瓦)。这意味着燃煤发电产能将增加近75%。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煤炭消耗量几乎占全球消耗总量的50%。
世界资源研究所利用其“水道”水风险地图工具,在水资源压力地图上标注了中国规划新建的燃煤电厂位置。其中,51%的新建燃煤电厂选址在水资源压力较大或极大的地区。
燃煤电厂将进一步加大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压力
采矿、煤化工、燃煤发电等行业均属于高耗水产业,煤矿的采掘、洗选、加工,以及燃煤电厂的蒸汽和冷却等都需消耗大量水资源,由此上述研究结果格外令人担忧。如果规划新建电厂全部落成,到2015年,煤炭产业(包括采矿、煤化工和燃煤发电)的年取水量预计将达到1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可用水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世界资源研究所“水道”项目的分析还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60%的新建发电产能集中分布在中国6个省份,而这些省份只拥有中国水资源总量的5%。
2) 这6个省份的居民、农业和工业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60%的新建产能集中在水资源压力较大或极大的地区。
妥善处理中国的水资源-能源关系
根据中国政府出台的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到2030年将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占每年可供水总量的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保护水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出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和改善水质的目标,中国在平衡水资源和能源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还应走得更远。为了达到控制用水总量的目标,中国必须放缓煤炭发展速度,并在大幅节水和提高能效方面双管齐下。
中国如何应对煤炭发展难题,不仅关系到该国的供水,还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其它产业和广大居民。中国是选择在缺乏重大技术改造的情况下上马燃煤发电项目,跨过“三条红线”?还是选择通过对水资源进行谨慎管理,间接限制煤炭产能的扩张?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水资源供给,还将对农业、生态系统、其它产业和广大居民产生重大影响。在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水资源管理,将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
什么是基线用水压力?
基线用水压力是指一个地区取水总量和可再生供水量之间的比例。在高风险地区,年取水量占可供水量的40%以上。在极高风险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80%或更高。比例越大,说明竞争有限供水的用水户越多。地图上红色和深红色的区域是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地区。若要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水道”全球地图2.0元数据文件。
了解更多:请参阅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表的《全球煤炭风险评估》,了解全球计划新建燃煤电厂的地点。
本文原载于世界资源研究所网站。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