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世界资源研究所网站。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上周末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synthesis report)。此次报告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行了深入详细评估,并强调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并将越发显著,各国应当积极开始适应工作加以应对。在节能减排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和经济转型重点领域的今天,我国的适应工作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去年在华沙气候大会期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后,发改委解振华副主任早前表示今年期望在利马气候大会前发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从长期来说,将气候因素纳入城市规划,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发展的必需。
我国城市应当马上采取适应气候行动
我国是全世界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IPCC《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显示,从全球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为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引起的死亡率更高,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更大。尤其是小岛屿国家,在1970-2010年间受灾最极端的情况下超过了GDP的8% 。我国70%以上的国土、50%以上的人口及80%的工农业生产地区和城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受到气象灾害的冲击。1991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3973人死亡,近4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亿元。
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已经显现。根据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1880年以来中国的变暖速率在每百年升温0.5℃到0.8℃之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提高且危害影响大。世界资源研究所“水道”在线水风险工具显示,中国洪涝风险(左下图中深黄以及红色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干旱风险(右下图中深黄以及红色区域)集中在北方。根据《评估报告》,预计到2020和2050年中国地表温升将分别达1.3-2.1摄氏度和2.3-3.3摄氏度,全国区域降水差异会更明显,极端气候事件频率会进一步增加、危害程度加剧。
中国及周边地区洪涝(左)和干旱(右)风险(2011年) 图片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水道”工具
对于“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期待
城市不仅人口密集,同时也是财富的集聚地,不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城市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伤亡。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导致37人死亡,190万人受灾和116亿人民币的直接损失已对大家敲响警钟。“积水潭”并非只在北京,近年来夏季出现严重城市内涝的城市不胜枚举。在城市化率较高的浙江省,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1%到3%。在2013年,浙江省遭遇了60年一遇的高温热浪少于天气,重干旱以上区域占全省面积的36%;10月台风“菲特”又带了了120年一遇的降水。我们当前的城市防洪系统仅可以抵挡2年一遇的降雨,而过去5年当中各地频繁出现的50年一遇降水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考验已十分明显。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和适应工作相结合可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宜居的双重效益,保证城市人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甚至人身安全。
利马气候大会在望,也就意味着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发布临近。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中可以看到大篇幅的适应工作规划。“行动方案”可视作对于“适应战略”和“规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9月5日召开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更是为“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世界资源研究所建立了一套“国家开展适应工作能力框架”,从5个方面来考量一个国家适应工作的开展情况,分别是:评估、确定优先、协调、信息管理和气候风险管理。报告根据在尼泊尔、爱尔兰和玻利维亚三国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国家适应行动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于建立更好的低碳韧性城市有借鉴意义。
1) 提高各利益相关方的气候和适应意识
既要确立适应知识的科学性也要理解其“无悔”原则。科学的理解适应要明白它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更是一种预防性质的风险管理工作。简单来说,既要救灾,更要防灾。而“无悔”是采取一切气候行动的基础。
2) 加强信息管理
有充足的科学的信息作为依据才能开展正确的适应工作。建立信息搜集、分析、预警和传播系统。由于各地差异明显,地方的信息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3) 部门协调,统一规划
适应工作牵涉综合部门,规划和协调部门的工作应当受到重视。适应的治理结构需要满足长远、灵活快速的特点,减少机制障碍。
只有更好的适应气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城市发展才更可持续,城市也更宜居。
0
推荐